臻于至善的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
衛星由有效載荷(Payload)和衛星平臺(satellite Platforn)兩火部分組成,衛星平臺則由星載各服務(保障)系統組成。實際上衛星平臺就是除了有效載荷以外衛星的其余部分,這是因為衛星用途不一,有效載荷的功能及性能不盡相同,且由于其品種多,技術更新較快,相對于衛星平臺不易實現標準化所致。
采用衛星平臺的設計方法可以縮短衛星研制周期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性能及可靠性。
世界上主要衛星制造商都采取衛星公用平臺的設計思路,使衛星平臺具有通用性,在一定范圍內適應不同有效載荷的要求,基本實現了衛星研制生產的流水線作業。裝載不同的有效載荷,衛星平臺只做少量適應性修改即可。
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簡介
1970年4月,中國第一顆衛星成功發射,到目前為止已成功研制出東方紅系列衛星:東方紅二號、東方紅二號甲、東方紅三號及東方紅四號。其中東方紅二號及東方紅二號甲是自旋穩定衛星,東方紅三號及東方紅四號是三軸穩定衛星。
東方紅四號是中國第三代通信衛星平臺,具有整星功率大、承載能力強、服務壽命長等特點。平臺由推進艙、服務艙、通信艙和太陽翼構成。其研制歷程簡要如下:
·2000年,預發展階段(關鍵項目預先研究);
·2001年l0月,國家正式批準“東方紅四號”平臺立項;
·2002年1月,通過評審,正式轉入初樣研制階段;
·2004年.轉入正樣研制;
·2006年,完成了首顆正樣星(鑫諾2號)的研制工作。
東方紅四號衛星公用平臺由電源、測控、數據管理、姿態和軌道控制、推進、結構與機構、熱控等分系統組成。衛星可采用長征三號乙、阿里安和質子號等運載火箭發射。整體性能與A2100一AX、HS一601、FS一1300、SB-3000等國際通信衛星平臺接近。
技術指標
輸出功率、載重量和使用壽命是衡量一個衛星平臺性能最為重要的三個指標。與1997年5月發射的東方紅三號(DFH一3)通信衛星相比:東方紅四號(DFH一4)衛星平臺性能大幅度提高,對比見表l所示。
東四平臺通信衛星
目前,我國DFH一4平臺已成功研制和發射了l0顆衛星,如表2所示。
1、 鑫諾2號(SinoSat一2)
基于“東方紅四號”衛星公用平臺研制的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。
定點過程中出現技術故障,致使太陽帆板二次展開和通信天線展開未能完成,衛星無法提供通信廣播傳輸服務。2006年11月28日,宣布衛星失效(Total LOSS)。
2008年6月9日20時15分,采用法國泰雷茲·阿萊尼亞宇航公司SB4000系列衛星平臺的中星9號衛星發射成功,用于替代鑫諾2號。
2、尼日利亞l號(NigComSat—l) 2004年尼星一號實現我國整星出口零的突破,是中國衛星進入國際商業衛星市場的重要里程碑,掀開了中國衛星走出國門、進軍國際市場的新時代。
2008年11月11日,由于太陽能電池板故障,尼星一號電能耗盡,衛星失效。
2、 委內瑞拉l號(VeneSat-1)
這顆星在委內瑞拉被命名為“西蒙·玻利瓦爾衛星”。以紀念這位19世紀拉美獨立運動領袖、委內瑞拉民族獨立英雄。2009年1月10日衛星成功在軌交付。信號波束覆蓋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區及部分加勒比海地區,為該地區提供通信服務。
3、 中星6A(ChinaSat-6A,鑫諾6號)
接替采用東三平臺于2007年6月l 日發射的鑫諾35號。
4、 中星10號(ChinaSat—10,鑫諾5號)
我國首次采用中方衛星平臺+外方有效載荷的衛星。公用研制平臺為東方紅四號平臺,有效載荷為法國泰雷茲·阿萊尼亞公司提供一通信艙運到法國去裝載有效載荷。
由于三結砷化鎵電池片的光電轉化效率高,能保證太陽翼的輸出功率更大,首次在此東四平臺衛星上成功大面積使用三結砷化鎵。
5、 巴基斯坦1R(PakSat—lR,又名巴基斯坦通訊衛星l號替代星)
PAKSAT一1R是由巴基斯坦空間及上層大氣研究委員會(space andUpper Atmosphere Research Commission,SUPARCO)運作的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訊衛星,我國首次向亞洲用戶以“在軌交付”方式出口衛星。
該衛星還裝載了SUPARCO自主研制的用戶星上載荷,以驗證巴方的自身研制水平;此外,衛星還裝備了天線指向機構以調整天線的指向。
為了確保系統高度的可靠性和可用性.衛星地面控制站(SGCS),將建立在卡拉奇和拉合爾,一主一備。
7、中星1A(ChinaSat—lA)
目前同中星20A共軌。中星20A衛星基于東方紅三號衛星制造平臺,于2010年11月25日0時09分成功發射,主要提供話音、數據和廣播電視等服務。
8、尼日利亞l R(尼星lR,NigComSat—lR)
尼星1R是尼星1號的替代衛星。為了進一步拓展尼星lR的運營前景,尼星1R較尼星1號增加了Ku波段喀什波束。具備了同時為中國和非洲大陸提供商用通信服務的能力,同時,也為中國航天在國際衛星運營市場的拓展奠定了基礎。
9、中星2A(ChinaSat一2A)
10、中星ll(ChinaSat—11)
中星1l號衛星以中星10號衛星為設計基線,增加可動點波束覆蓋區,是我國目前自研民商通用衛星中轉發器數量最多、載荷功率最高、重量最大的通信衛星(即“東四”平臺最強星)。
結束語
東方紅四號平臺衛星已日益穩定和成熟,目前有多顆衛星在造:老撾一號、玻利維亞通信衛星和剛果(金)通信衛星一號。
由于東方紅四號平臺與國際主流衛星平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,為進一步加快我國通信衛星產業化進程.我國已啟動了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研制工程。
“東四”增強型平臺以“東四”平臺為基礎。具有良好的繼承性,技術可靠性高。通過增加結構尺寸、應用先進技術,可提供不小于13.5千瓦的整星功率.可裝載70路轉發器、整星發射重量可達6000公斤、服務壽命15年。
該平臺達到并且部分將超越國際主流靜止軌道衛星平臺水平,可滿足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衛星市場的需求。
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及“東四”增強型平臺必將為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、搶占國際商業衛星市場,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作出更大的貢獻。